使徒行傳釋經應用分享 陳國強

135,14

141

1613

「到了撒拉米,就在猶太人各會堂裡傳講上帝的道」(135

「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,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,在安息日進會堂坐下。」(1314

「二人在以哥念同進猶太人的會堂。在那裡講的叫猶太人、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。」(141

「當安息日,我們出城門,到了河裡,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,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。」(1613

透過導師的講解,才認識這細微處的精妙。保羅一向給人的印象是稱為外邦人的使徒,很多時牧師都強調了他往外邦人宣教的工作,所以很容易認為他視野廣闊,為外邦人的福音工作?頭臚,灑熱血,有視死如歸的決心。但原來保羅紿終也沒有離棄猶太人,只要我們細心查考經文,保羅的福音策略,仍然首先是照顧猶太人的福音需要。每到一處,總是先往會堂──猶太人集結的地方,由此可見,保羅並沒有存心只將福音帶給外邦人。給人有此錯覺,也是宣教旅程順理成章的發展。在16章的記載中,原來所指「禱告的地方」,正是該處甚少猶太人之故。「某處地方不足十個猶太男子便不會成立會堂」這個資料,也是一般信徒不能理解的。而這些資料卻對理解經文十分有幫助。保羅離耶路撒冷愈遠,傳福音的對象也變得更傾向於外邦人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我們單從信徒的背景,便稱保羅為外邦人的使徒,頗有一廂情願之感,其實保羅心中應無特別傳福音的族類,只是一顆熱切傳福音心罷了。由此總結出兩種讀經的體會:

一.不能太倚靠二手資料(只聽道),要實際察看經文。

二.見微知著,觀察入微,不要太快速地略去一些普通的字眼,否則損失甚大。

近日重讀韓愈〈進學解〉中提到其治學的態度為「細大不捐」,陶淵明讀書則「不求甚解,每有所得,便欣然忘食」,原來正是這個意思。只要我們任何細微的地方都不錯過,一定能領略一些平常所忽略的東西。當我們有所領會時,那份喜樂實非筆墨所能形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