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 第六課 教會增長原則 5 --- 純一成員的小組 >>

1997年2月15日 編 嚴國洪先生 編寫[參 彼得.韋納著.教會增長研究 香港:種籽,1992.]

 

一.教會增長原則5 --- 純一成員的小組

1.原則:『教會的會友, 由同一類人組成。』 (127)

2.「同類單位」(我譯為「純一成員」)的定義: 『一群認為彼此同屬一類的人相聚在一起。』

他們有:
對比: 教會小組
a. 多方面共同興趣 a. 有共同目標, 需要
b. 相同文化 b. 有相似背景或次文化
c. 可以自由交往 c. 可以感到自由
d. 感到亳無拘束 d. 不會有太死板的規定

回應批評:

a.這是種族隔離政策: 種族歧視 社會不公平 vs 要求小眾文化 「同化」

b.美國是文化大熔爐: vs 保持固有文化

 

4. 基本原則: [141]

a. 應盡量反映出當地社會的婚姻和家庭的模式。

b. 公開地向其他同類單位表示對他們的愛和關懷。

 

分析: 多層次應用「純一成員」原則 : 物以類聚 (vs 惡性 小圈子主義 => 孤島主義)

1. 異文化: 不同語言崇拜 (菲律賓語, 粵語, 英語, 日語等)

2. 次文化: (因人數而定, 是團契層次, 抑或小組)

團契: 現有的團契 / 夫婦小組 / 可以考慮加入 大專團 (分開學士/ 碩士和博士)

小組: 新婚小組 / 單身小組 / 大專小組 / 婦女小組 / 弟兄小組/ 門訓小組 / 成長小組

 

弱點:
  1. 對本身群體的弱點不自覺,也不可能改進。例: 全是中學生不能互相幫助更進一步。
  2. 對教會全面發展不利。例: 沒有伉儷很難有伉儷工作。也使會眾的眼光狹窄,經驗体會窄。
  3. 太過強調本身的特點。對外兼容性低。例: 青年人的教會不願去了解和關心其他類型的人。
反省:
  1. 現在本堂的情況與這原則是否相反? 有甚麼方法改進?
  2. 本堂有何潛力成為「多元化教會」?
  3. 細胞小組的特點是甚麼? 本堂需要那一種小組? 甚麼是「小組教會」? 有那些方法和實例? 為何要走小組化路線? 對本堂未來有何作用? 嚴先生所構思的小組教會是怎樣的? 有何特色? 與這個「純一成員」原則有何關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