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信的人都在一處,凡物公用。並用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人。』

(徒2:44–45)

我們在主內成為弟兄姊妹關係後,就要凡物公用。因為這相等於成為家庭成員關係,我們擁有的其他家庭成員就有權使用,也要將所擁有的按各人的需要分給他們,這是一個分享所擁有的互相關心的關係。

在七、八十年代成長的我們, 大部份都有一個共同目標 名成利就。由於年幼時香港人的生活都比較單純和艱苦,努力讀書是我們唯一的出路。學業有成後就有好職業,好的前途,好的社會地位。

隨著八、九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,我們在早年努力的朋友、親友,無論營商,或專業工作的,都已擁有一定的資產和成就。一 切似是靠各人自已努力所取得。可是我們社會的貧富懸殊比十多年前更加嚴重。同一家族內也有頗大的貧富差異,資產擁有權分得很清楚,大家都將金錢放在首位,故此家庭成員的關係也不好。金錢將我們的人際及家庭關係拉遠了。

神教導我們要凡物公用,將自已擁有的和他人分享。又教導我們要將有多的拿出來,使多的沒有餘,少的也沒有缺。可是世人是屬肉體的,都以神為敵。因此世人傾向自私,為求擁有更多財產,喜愛投機獲利,去追求更好的享受。他們都缺乏安全感,以為擁有更多資產就會較安全。也有些以為自己比別人優勝或高人一等,故所得要比別人多。更有些用各種不法手段(例如:貪污)去爭取更多財物和利益,這各種因素使到社會問題更複雜。

不但如此,祖國经過近二十年的開放,國內人民的教育及技能已大為提升,工資又平,故大部份的工作已由世界各地和香港遷到國內。因此,近年香港的高失業率並不意外。目前境況較差的是年資長,薪金又高的中年一群。已有不少弟兄離開工作崗位一段時间。他們不但失去可觀的收入,更失去信心。我從事電腦業十多年來,都沒有見過如此差之景況。

面對如此,最近我和一些主內弟兄及朋友成立一間軟件公司。感謝主給我們有經濟能力去承擔。我期望大家除了要謙卑外,還要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先,願與別人分享知識、技能、資源及人際網絡。我們不再驕傲的靠個人智慧和技能,而是用「愛」去克服。也期望可以製作一些免費軟件給細小的機構使用。希望大家無私的貢獻在業界內。這樣可以重建信心及留在業界內吸取資訊和發揮主給我們的所長,亦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弟兄們或機構。希望這小小的分享,給我們開始學習「凡物公用」。

『人若說他住在主裹面,就該自已照主所行去行。』(約壹2:6)主教導我门要以愛去相處,這樣得以化解困難。我們也用行為去證明我們的信。『人若說「我愛神」,卻恨他的弟兄,就是說謊話的。不愛他所看见的弟兄,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。愛神的,也當愛弟兄,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。』(約壹4:20 - 21)「凡物公用」,絕對是對弟兄愛的一種。在這現實的社會,實行起來的確不易,讓我們先將多的拿出來給缺乏的人,並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可以漸漸地達到「凡物公用」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