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五章

 

經文的分析

1以色列家 啊! 要聽我為你們所作的哀歌! (皇朝覆亡)

2以色列的處女 跌倒, 不得再起; (京城滅亡)

躺在地上,無人攙扶。 (內部政敵和外交盟友)

3主耶和華如此說:

「以色列家的城 發出一千兵的,只剩一百;

發出一百 的,只剩十個。」

如解釋為 耶戶家族皇朝及其支持者的城, (對其支持下降,很快覆亡。)

以往派出一千兵的,現在只願派一百;

以往派出一百 的,現在只願派十個。;

4耶和華向以色列家如此說:

「你們要尋求我、就必存活。

5 不要往伯特利尋求、

不要進入吉甲

不要過到別是巴

因為吉甲必被擄掠、

伯特利也必歸於無有。

6 要尋求耶和華、就必存活‧

免得他在約瑟家像火發出、在伯特利焚燒、無人撲滅。

7 你們這使公平變為茵蔯、將公義丟棄於地的、 (聽眾特徵)

8 要尋求那造昴星和參星、 (神祗特徵)

使死蔭變為晨光,使白日變為黑夜,

命海水來澆在地上的,(耶和華是他的名)

9 他使力強的忽遭滅亡,以致保障遭遇毀壞。

10你們怨恨那在城門口責備人的、憎惡那說正直話的。[此段講者不明:先知 ]

11你們踐踏貧民、向他們勒索麥子‧

你們用鑿過的石頭建造房屋、卻不得住在其內、

栽種美好的葡萄園、卻不得喝所出的酒。

12我知道你們的罪過何等多、你們的罪惡何等大‧

你們苦待義人、收受賄賂、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。

13所以通達人見這樣的時勢、必靜默不言‧因為時勢真惡。」

14 你們要求善、不要求惡、就必存活‧

這樣、耶和華萬軍之神、必照你們所說的、與你們同在。

15 要惡惡好善、在城門口秉公行義‧

或者 耶和華萬軍之神、向約瑟的餘民施恩。

16主耶和華萬軍之神如此說

「在一切寬闊處必有哀號的聲音‧

在各街市上必有人說:哀哉!哀哉!

又必叫農夫來哭號、叫善唱哀歌的來舉哀。

17在各葡萄園、必有哀號的聲音‧

因為我必從你中間經過‧

這是耶和華說的。

18想望耶和華日子來到的、有禍了!

你們為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?那日黑暗沒有光明‧

19景況好像人躲避獅子又遇見熊‧或是進房屋以手靠牆、就被蛇咬。

20耶和華的日子、不是黑暗沒有光明麼?不是幽暗毫無光輝麼?

21我厭惡你們的節期、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。

22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、和素祭、我卻不悅納‧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。

23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‧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。

24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、使公義如江河滔滔。

25以色列家阿!你們在曠野四十年、豈是將祭物和供物獻給我呢?

26你們擡著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帳幕,和偶像的龕,並你們的神星。

27所以我要把你們擄到大馬色以外‧

這是耶和華名為萬軍之神說的。

 

大綱:[我的分析]

A.哀歌

    1. 輓歌(dirge =lamentation) (5:1-3) [葬禮用的哀歌]
    2. 勸勉(exhortation) (5:4-6)
    3. 控訴和審判(accusation) (5:7-13)
    4. 勸勉(exhortation) (5:14-15)
    5. 輓歌(dirge =lamentation) (5:16-17)
  1. 耶和華的日子
    1. 耶和華的日子新釋 (5:18-20)
    2. 神要求公平 (5:21-24)
    3. 審判拜偶像,百姓將被擄 (5:25-27)

[Hayes, John H. Amos The Eighth-Century Prophet :His Times & His Preaching,

(Nashville: Abingdon, 1988), p.153.] 交錯式(chiastic features)

    1. 輓歌(dirge =lamentation) (5:1-3) [葬禮用的哀歌]
    2. 勸勉(exhortation) (5:4-6)
    3. 控訴和審判(accusation) (5:7-13)
    4. 勸勉(exhortation) (5:14-15)
    5. 輓歌(dirge =lamentation) (5:16-17)
 

現在或未來

災難

對百姓不義

行徑的指控

勸勉特殊的行動

阿摩司先知的說話

神的說話

文學結構

1

     

Ö

 

輓歌

2

Ö

   

Ö

   

3

Ö

     

Ö

 

4

   

Ö

 

Ö

勸勉

5

Ö (v.5b)

 

Ö (v.5a)

 

Ö

 

6

   

Ö

Ö

   

7

 

Ö

 

Ö

 

控訴和審判

8

     

   

9

     

Ö

   

10

 

Ö

   

Ö

 

11

Ö (11ab-b)

Ö (11aa)

   

Ö

 

12

 

Ö

   

Ö

 

13

Ö

     

Ö

 

14

   

Ö

Ö

 

勸勉

15

   

Ö

Ö

   

16

Ö

     

Ö

輓歌

17

Ö

     

Ö

 

 

[聖經: 新國際版, 研經本,頁1685.]

肆、針對以色列的預言詩(3:1-5:17)

  1. 對不義之民的審判(5:1-17)
    1. 輓歌 (5:1-3)
    2. 勸民求存活 (5:4-6)
    3. 控訴不公義之事 (5:7-13)
    4. 勸民求存活 (5:14-15)
    5. 一切繁華轉成愁苦 (5:16-17)
  1. 百姓要被擄的宣告(5:18-6:14)
  1. 對以色列因信仰墮落而發之凶信 (5:18-27)
  2. 對以色列因驕傲自滿而發之凶信 (6:1-7)
  3. 對要懲罰高傲作惡之邦而發的誓言 (6:8-14)

 

別是巴(Beer-Sheba) : 地點初探(經文)

21:14亞伯拉罕清早起來、拿餅和一皮袋水、給了夏甲、搭在他的肩上、又把孩子交給他、打發他走.夏甲就走了、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。

21:31所以他給那地方起名叫別是巴、因為他們二人在那裏起了誓。〔別是巴就是盟誓的井〕

21:32他們在別是巴立了約.亞比米勒就同他軍長非各、起身回非利士地去了。

21:33亞伯拉罕在別是巴栽上一棵垂絲柳樹、又在那裏求告耶和華永生 神的名。

22:19於是亞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裏、他們一同起身往別是巴去、亞伯拉罕就住在別是巴。

26:23以撒從那裏上別是巴去。

26:33他就給那井起名叫示巴.因此那城叫作別是巴、直到今日。

28:10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。

46:1以色列帶凓一切所有的、起身來到別是巴、就獻祭給他父親以撒的 神。

46:5雅各就從別是巴起行.以色列的兒子們使他們的父親雅各、和他們的妻子、兒女、都坐在法老為雅各送來的車上。

15:28哈薩書亞、別是巴、比斯約他、

19:2他們所得為業之地、就是別是巴、(或名示巴)摩拉大、

20:1於是以色列從但到別是巴、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、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。

撒上 3:20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、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。

撒上 8:2長子名叫約珥、次子名叫亞比亞‧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。

撒下 3:10我若不照凓耶和華起誓應許大却的話行、廢去掃羅的位、建立大却的位、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、從但直到別是巴、願 神重重的降罰與我。

撒下 17:11依我之計、不如將以色列眾人、從但直到別是巴、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、聚集到你這裏來‧你也親自率領他們出戰。

撒下 24:2大却就吩咐跟隨他的元帥約押說、你去走遍以色列眾支派、從但直到別是巴、數點百姓、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。

撒下 24:7來到推羅的保障、並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‧又到猶大南方的別是巴。

撒下 24:15於是耶和華降瘟疫與以色列人、自早晨到所定的時候‧從但直到別是巴、民間死了七萬人。

王上 4:25所羅門在世的日子、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、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、和無花果樹下、安然居住。

王上 19:3以利亞見這光景、就起來逃命、到了猶大的別是巴、將僕人留在那裏。

王下 12:1耶戶第七年、約阿施登基、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‧他母親名叫西比亞、是別是巴人。

王下 23:8並且從猶大的城邑帶眾祭司來、污穢祭司燒香的邱壇、從迦巴直到別是巴、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、這邱壇在邑宰約書亞門前、進城門的左邊。

代上 4:28西緬人住在別是巴、摩拉大、哈薩書亞、

代上 21:2大却就吩咐約押、和民中的首領、說、你們去數點以色列人、從別是巴直到但、回來告訴我、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。

代下 19:4約沙法住在耶路撒冷‧以後又出巡民間、從別是巴直到以法蓮山地、引導民歸向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。

代下 24:1約阿施登基的時候年七歲、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‧他母親名叫西比亞、是別是巴人。

代下 30:5於是定了命令、傳遍以色列、從別是巴直到但、使他們都來、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守逾越節、因為照所寫的例、守這節的不多了。〔或作因為民許久沒有照所寫的例守節了〕

11:27哈薩書亞、別是巴和屬別是巴的鄉村、

11:30撒挪亞、亞杜蘭、和屬這兩處的村莊、拉吉、和屬拉吉的田地、亞西加和屬亞西加的鄉村。他們所住的地方是從別是巴直到欣嫩谷。

5:5不要往伯特利尋求、不要進入吉甲、不要過到別是巴‧因為吉甲必被擄掠、伯特利也必歸於無有。

8:14那指凓撒瑪利亞牛犢〔原文作罪〕起誓的說、但哪、我們指凓你那裏的活神起誓‧又說、我們指凓別是巴的神道〔神原文作活〕起誓‧這些人都必仆倒、永不再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