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姓名:梁淑儀 (Leung Shuk Yee, MCS)
呈交日期:2000年2月21日
※ ※ ※
經文:羅馬書12章9-21節
經文主題:基督徒生活的原則
經文分段:
簡單的釋經
在9-13節中,提到基督徒生活中愛的重要,愛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;同時,及真誠的重要,「棄惡揚善」的道理,有如中國傳統的道德教導。
9節下,和合本聖經是「善要親近」,而在新譯本中,譯為「善、要持守」的意思會較明顯和容易明白。
10節,「親熱」一字是希臘文的philostorgos,其中storge是指家庭的愛;所以,新譯本中譯為「要以手足之愛彼此相親」,KJV、NIV、NASB等譯本同樣是brotherly love。「推讓」,是「禮讓」,即把尊榮讓給別人。
13節,「幫補」,是指要「接濟」;「客要一味的款待」一段,在新譯本中,只是簡單以「客旅要熱誠的款待」,即以「熱誠的款待」來代替「一味的款待」;接待客旅其實是他們的民族傳統。
在14-21節中,提到與人及社會相處的原則,以愛為原則裡面,更深一層的教導,就是即使在逆境中,仍然要持守;同時,不要以惡報惡。
19節,「寧可讓步,聽憑主怒〔或譯:讓人發怒〕」,新譯本中譯為「不要為自己伸冤,寧可等候主的忿怒」,NIV、NASB譯本都是leave room for God’s wrath;下節裡,「主說:『伸冤在我;我必報應。』」是引自申命記三十二章35節,神是知道人的情況,到了時候神會伸張正義。兩段引文,同樣表示留空間讓主作決定,亦有等候的意思。
20節,「你的仇敵若餓了,就給他吃,若渴了,就給他喝;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。」是引自箴言廿五章21-22節,「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」是埃及人對付犯人的一種方法,犯人把一盆炭火頂在頭上代表悔改,此處是指以愛心對待仇敵,就有如一盆頂在頭上的炭火,使仇敵感到悔咎,而可以改過。
21節是本段的總結,以善勝惡來處理與仇敵的關係。
思考問題:
9-13節
14-21節
- 完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