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 何 西 阿 書 >>
<I> 書卷分析
================
A.圖 表 : 何11:8 是鑰節. [中文Jensen 圖表32]
鑰字: 知道,憐憫,應允,愛,歸回,以色列(44次),以法蓮(37次),
猶大(15次),我要,(耶和華,57次) 建議研究「愛」字.
B.內 容 : [傅理曼 187-8頁]
何 1 - 3 象徵性行動
1-2 娶淫婦 Symbolic Act
3 再娶淫婦
4 - 14 先知的陳述
4-7 責民之罪 Speech (四篇信息)*
8-10 罰民不貞 (五篇信息)
11-14 罰後蒙愛 (五篇信息)
註:阿摩司的信息注重社會的不平等和富人的剝削暴歛; 而何西阿則注重道德、 宗教和政治上的問題。[中神本 1698]
*參 Willem Vangemeren, Interpreting the Prophetic Word (Grand Rapids:Academie, 1990),p109. 但實際上, 4-14 章是很難分段的. [ISBE 764]
C.作 者 : [傅理曼 181頁]
1.按傳統作者是何西阿.名字解作『拯救』.== 何細亞; 約書亞 或 耶穌.
2.可能是北國的公民,稱以色列王為『我們的王』,了解北國的情況與地勢.
3.因阿摩司指有「敵人」作審判,而何西阿指明是亞述(7:11 8:9 10:6 11:11)
所以, 他應在阿摩司之後作先知.[NIV 1321], 可能在十多年後[賴 429]
按1:1 推論,可能他作先佑至少38年[NIV 1321]; 但按書中證據推論,可能北國亡國時,他無傳道.[賴 430]而何1:1以猶大王記時間,可能此寫於猶大, 而書中不少地方提及猶大,[NIV 1321]可能用作警戒.[梁太]
4.他的出身不詳,有傳說他是流便、以法蓮或以薩加的支派. 或者他可能是祭(因他熟識北國的宗教事務,且對祭司們的腐敗甚關注. 4:5-9)[賴 430]
或是 他與官方的先知有關.[賴 430]
D.成 書 :
783-687 BC 作先知(何1:1) 而可能活躍於750-725 BC [賴 433] 可能在 760 - 希西家(715-686 BC).[傅理曼 181頁]
馬有藻放在主前715-710寫(北國已亡!),似乎太後,不大可信!
E.目 的:
指出以色列如淫婦般背棄神,但神如何以慈繩愛索把他們牽引回來。
<II> 背 景
==============
A.年 期 : 參列王表.可能在 735-700 BC.[傅理曼 228-9頁]
歷史背景:
何西亞與阿摩司為同時代的人,在北國作先知,當時在南國作先知的有以賽亞和彌迦
。何西亞的信息與南國的耶利米相近;耶利米斥責猶大離棄神,奔向滅亡,何西
阿斥責以色列離棄神步向滅亡,故被稱為『北國之耶利米』。當他蒙召時,其國
在耶羅波安二世領導下欣欣向榮,國富日強的以色列便漸忘記使它富強的神,反
而崇拜偶像,行屬靈的邪淫,引致肉身的邪淫。在耶羅波安二世死後,邪淫更高
漲,國勢便一面倒而滅亡。時以色列王朝屢次更換,在米拿現王朝期間,述國
興起侵以色列和傀儡國,後更大舉滅撒瑪利亞。何西亞正處在此動盪不安的時代
:國家不穩,崇拜偶像之風興盛,社會失去公義,道德敗壞,國家之領袖與祭司
朋比為奸,神的審判就近眼前。
註: 比加時亞述入侵以色列, 國土只餘下以法蓮和瑪拿西的西部.[NIV 1321] 而用以
法蓮代表以色列只在此書和以賽亞書中.(正好在比加之後!)所以,我相信不單因
此支派在北國最大,而且與國土有關. (此推論會影響4-14章時間定在比加之後?)
B.國際形勢:
埃及--被利比亞(Libyan)王 和 蘇丹(Sudanese)王所分裂.
亞述--841 BC 耶戶進貢給亞述. 但後來亞述因北面Urartu國影響,
少理南面,敘利亞侵以色列.[Smith p.1]
805 BC 亞述王破敘利亞.[IDB 117] (摩1:3-5)
782 BC 亞述王Adad-nivari III 死. 以後連續三個弱王[IDB p118]
745 BC 亞述王Tiglath-pileser III 西征.[IDB p.118]
附:亞述王 [參傅理曼 170頁]
754-745 BC 亞述尼拉力五世Ashur-nirari V (弱王)
744-727 BC 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-pileser III
附:猶大王 [參傅理曼 228頁]
739-735 BC 約坦王
735-715 BC 亞哈斯王 求助 提革拉毗列色三世
715-686 BC 希西家王 [耶26:18-19 引用彌3:12]
西拿基立南下
<III> 書 卷 中 的 特 徵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信息:[賴 435-445] 4-14章 何西阿的信息.
1-3章 故事的含意與角色. 1.神的知識不足: 靈性和道德上出問題,
因對神認識不深 4:6
1.歌篾及她的兒女:歌篾代表以色列人. 2.知足的愚昧: 以色列人不知感恩 9:10
三個兒女象徵了神如何對待祂的子民. 3.徒有宗教的虛妄: 10:1
2.神與何西阿的赦罪. 4.神不變的「愛」: 11:1-9
<IV> 難 題 分 析
====================
A.第一和第三章中先知的經驗是否歷史?
解:1. 寓意(allegory) :並非事實. 耶柔米 和 中世紀的猶太解經家,加爾文.
1a)另一看法: 第一章是歷史, 而第三章是寓意.[ISBE p.763]
論據: a)神不可能要求先知娶淫婦.(違反聖潔!) [ISBE p.763]
b)整個信息在先知的婚姻反映神和以色列的關係.
反論: a)一些細節不易用寓意解釋.(例如:歌篾的名字)
b)經文本身無暗示是寓意.[ISBE p.763]
2. 話劇(stage play) : Kaufmann 建議.
3. 歷史(history) : 愛任紐,奧古斯丁,Theodore of Mopsuestia.
論據: a)文體-- 1-3章多數是記敘文(Narrative);是自傳,不像「象徵」.
例如1:8 斷奶,如果是寓意,目的不明[賴 433]
註:除了 1:10-11 和 2:2-23
b)對其他先知的「象徵性行動」(Symbolic Act)不能解釋.
c)敘述上有真實情感反應.
d)經文本身無暗示不是歷史.[賴 433]
e)神不可能要求先知娶淫婦,正反映敬拜巴力的可怕![ISBE p.763]
B.第一和第三章的關係:
解:1.對於同一事件,有不同的記錄.[賴 434]表示此婚姻的不同的体驗.[ISBE 763]
2.而且似乎第三章應早於第一章.[賴 434]
3.認為第三章的女人不是歌篾而是另一個妻子.學者如Keil, Fohrer, Rudolph.
[ISBE 763] 但與信息相反![賴 434]
4.第三章應遲於第一章. 也就是在羅阿米之後,歌蔑離開他,但他將她贖回!
[ISBE 763] 但信息的重點不在二章的時間次序.
C.歌篾究竟是怎樣的女人? [賴 435]
解釋: 何1:2 中的「淫亂」是甚麼?
因娶淫婦是抵觸神的律法的!!!(申24:1-4 利21:7 太5:31-32)
1.淫亂是指宗教上的,即拜偶像.
論據: 淫亂是眾數.
2.婚前不是這樣,婚後才變壞.W.R.Smith, G.A.Smith, H.W.Robinson, Rowley, Ellison.
論據: 祭司不可能娶淫婦,而何西阿可能是祭司.(利1:7)
反論: 但第三章指出何西阿早知的; 而且淫婦會被石頭擲死.
3.結婚時有淫亂的「傾向」,但無行淫,婚後才行淫. Eichrodt, Soggin建議 [ISBE763]
4.本來已是淫婦,但已無行淫一段時期,婚後再行淫.
論據: 而且第三章可能是在第一章之前. (J.Lindblom支持)
第三章指出何西阿早知的; 而且1:2可按字面解.
反論: 違反神的聖潔,何西阿不可能娶淫婦; 而且淫婦會被石頭擲死.
5.像很多以色列處女一樣,曾參與迦南的祭儀.
論據: 近東文獻 The Lipit-Isthar(亞斯他錄) Law Code.描寫廟妓.
行淫保證生育好. 而油和酒是報酬.(參 何2章)
反論: 但舊約中沒有證據支持以色列人有此風俗.
註:巴力是掌太陽、生育和農作物的. 按傳說巴力曾死去,女神Anath(亞挪得)救他, 結合生下「牛犢」. 以色列人將巴力與耶和華敬拜相混(混合主義 Syncretism)他們竟不知得罪神!
註: 但出32:4以「牛犢」為耶和華, 可能受亞門諾斯四世(1364-1317 BC)的「日神教」影響. 這教是十分近「一神教」.而且出埃及是在蘭塞二世時(1290-1224 BC) [參賴161-2]
6.她是個廟妓. Mays, Fohrer, Wolff建議.
論據: 淫亂這字是眾數: plural of abstraction. 指某一種階層的人.
近東文獻 The Lipit-Isthar(亞斯他錄) Law Code.描寫廟妓.
反論: a)但廟妓的守用稱呼(qdesa)卻從未應用在她身上.
b)何西阿本身正反對這種異教之風,怎會娶廟妓! [ISBE 763]
解釋分析:---淫亂是(婚前)
有六種解釋
指「性方面」 指「宗教上」 I)象徵/未成事實 2(預見) , 3(傾向) 1(拜偶像) II)真 實 的 4(曾犯罪) 5(一次) , 6(職業)
D.以先知的家庭苦難來教導百姓神是無愛心和不道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