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基堂 主日崇拜 9-2-2003

6:5-14 禱告, 討價?! C:\ET\SERMON\MATTHEW\6_5Outline2.doc

主題:

    1. 不知 禱告(方式)
    2. 不知基於甚麼禱告(核心)
    3. 不知 禱告(內容)

參考書: Gundry, Robert H. Matthew: A Commentary on His Literary and Theological Art

(Grand Rapids: Eerdmans, 1982).

引言: 九十年代初的宗教大復興: 中國, 美加, 新加坡的華人教會都有, 唯獨港台兩地相反; 教會整体全面下降( 楊牧谷著, 新禧年 宗教趨勢研究, 頁31)

原因可能有很多, 其一可能是.

讓我有一個實例, 來說明: 印鑑石 的 壽山石à 鷄血石

膺品信仰: --

壽山石石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壽山石礦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壽山村周圍群巒、溪野之間,西自旗山,東至連江縣隔界,北起墩洋,南達月洋,約有十几公里方圓。

壽山石屬火山熱液交代(充填)型葉腊石礦床,根据地質研究,距今1.4億万年的侏羅紀,由于火山噴發,形成火山岩(火山碎屑岩),其后,在火山噴發的間隙或噴發結束之后,伴有大量的酸性气、熱液活動,交代分解圍岩中的長石類礦物,將鉀、鈉、鈣、鎂等物質淋失,而留下來的較穩定的鋰、矽 等元素,在相當的物理條件下,重新結晶成石礦或由岩石中溶脫出來的鋰、矽質溶膠体,沿著周圍岩石的裂隙沉澱晶化而成。

  壽山石的礦物成份以葉腊石為主,其次葉石英,水鋁石和高岭石,少量黃鐵礦。

未經同意 , 請勿複製或連結本站圖文及內容! Copyright (C) 1999~2002 By 雅石共賞

++++++++

中國國寶級名石, 首推 昌化雞血 . 因為雞血石 並不像其他 石材講究繁複的雕工, 反而 特別重視 血色和質地 自然紋路的 配合 ,因而麗質 天生的條件 .

在眾多石材中出類拔萃 , 而非一般工藝品 . 雞血石發現於中國明代 , 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光景 . 除了雕刻工藝外 , 又將它切 磨成印章 , 作為皇宮,王府貴重珍藏品 .

現今產地浙江省昌化縣玉岩山 , 早已封坑絕礦多年 .

巿場真品已不多見 , 而血色鮮活地質純淨的雞血石 , 更如鳳毛麟角 ,難得一見 .

極具收藏價值 !

轉接:


<< 登 山 寶 訓 大 綱 >> 太5-7章

  1. 按 內 容
    I.引 言: (5:1 - 2) 耶穌在山上, 坐下教訓人
    II.內 文: (5:3 - 7:27)
    A. 信徒的好處 5:3 - 5:10 (八種福氣)
    B. 信徒的特徵 5:11- 5:16 (鹽光見證)
    C. 舊約的地位 5:17- 5:20 (律法重要)
    5:20 『你們的義』
    --我告訴你們,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,斷不能進天國。
    D. 信徒的道德生活 5:21- 5:48 (六種應用)
    6:1 『你們的義』
    --「你們要小心,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,故意叫他們看見;

若是這樣,就不能得你們的天父的賞賜了。

E. 信徒的宗教生活 6:1 - 6:18 (三種敬虔)
F. 信徒的物質生活 6:19- 6:34 (財寶養活)
G. 信徒的社交生活 7:1 - 7:12 (神和人的關係)
H. 信徒的根基 7:13- 7:27 (四種對比)
III. 結論 (7:28 - 7:29)

B.太6章1-18節的分段:
總 引 言 太6:1

6:1「你們要小心,不可將善事[你們的義] 行在人的面前,故意叫他們看見;

若是這樣,就不能得你們的天父的賞賜了。

 

< 論施捨 >

< 論禱告 >

< 論禁食 >

(一)不應跟的榜樣

6:2

6:5, 7

6:16

(二)應 有的方式

6:3 - 4

6:6, 8

6:17-18

(三)應 用的榜樣

������

6:9 -13

������

(四)應 用的引申

������

6:14-15

������

背 景 分 析

58:2,7

審判日 25

內室 21:14

26:20

內心悔改 58:5

背景: 二世紀之後, R.Elazar ben Pedath解釋三種重要宗教行為:
「祈禱, 施捨 悔改」( 代下7,13-14) 另參 Tob. 12:8

 

< 論地上財寶 >

< 論貪心 >

< 論憂慮 >

(一)不應跟的榜樣

6:19-21

6:22-23

6:24-34

       

(一)不應跟的榜樣

7:1 -12

< 論斷人 >

 

(二)應 有的方式

7:13-14

< 論行義 >

 
       

(一)不應跟的榜樣

7:15-23

< 假先知 >

 

(二)應 有的方式

7:24-27

< 智慧人 >

 

經文:

5:47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,比人有甚麼長處呢?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?

5:48所以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

6:1「你們要小心,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,故意叫他們看見;

若是這樣,就不能得你們的天父的賞賜了。

6:2所以,你施捨的時候,不可在你面前吹號

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行的,故意要得人的榮耀。

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們巳經得了他們的賞賜。

6:3 你施捨的時候,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;

6:4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,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(有古卷作「必在明處報答你」)。」

兩種對比: 做戲的禱告 // 沒有內容和誠意的禱告 = 自我中心的禱告?

6:5「你們禱告的時候,不可像那假冒為義的人

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上禱告,故意叫人看見。

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們巳經得了他們的賞賜。

6:6 你禱告的時候,要進你的內屋,關上門,

禱告你在暗中的父,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。

6:7 你們禱告,不可像外邦人

用許多重複話,他們巳為話多了必蒙垂聽。

6: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,

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

6:9所以,你們禱告要這樣說:

『我們在天父上的父:

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

6:10願你的國降臨;

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
6:11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
6:12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
6:1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(或作「脫離惡者」)。

因為國度、權柄、榮耀,全是你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(有古卷無「因為」至「阿門」等字)。』

       

6:5-15 禱告

6:11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

6:9 尊你的名為聖

6:13 榮耀

6:16-18 禁食

6:11 日用的飲食

6:10 你的國降臨

6:13 國度

6:2-4 施捨

6:12 免我們的債

6:10 你的旨意行在地上

6:13 權柄

『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』(禱告與面對試探有關。)

6:14你們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;

6:15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。」

6:16「你們禁食的時候,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

臉上帶著愁容;

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,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。

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們巳經得了他們的賞賜。

6:17你禁食的時候,要梳頭洗臉,

6:18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,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,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。」

6:19「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,地上有蟲子咬,能秀壞,也有賊挖窟窿來偷;

6:20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,天上沒有蟲子咬,不能秀壞,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;

6:21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,你的心也在那裏。」

路加福音

11:1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,禱告完了,有個門徒對他說:「求主教導我們禱告,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。」

11:2耶穌說:

「你們禱告的時候,要說:我們在天上的父:

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

願你的國降臨;

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
11:3我們日用的飲食,天天賜給我們。

11:4赦免我們的罪,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。

 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。」

分析:

  1. 『你們的義』5:20 & 6:1
  1. 敬虔不可『律法主義』的法利賽人。他們的義在行道, 但在控制『道』或交課性質。
  2. 敬虔是內在生命, 不是為了博人的接納。 反例: 超級屬靈人; 放縱求注意。

 

  1. 三種敬虔
  1. 施捨 = 愛別人(有行動的愛)
  2. 禱告 = 與神相交, 不是給人看, 給自己看的。
  3. 禁食 = 專心於主, 不受物慾所限。

對比: 當代信徒 教會的功能

    1. 團契: 對內: 互相關心
    2. 崇拜: 對內: 群體 個人 個人敬拜 = 讀經、祈禱、靈修 (清教徒傳統)
    3. 教導: 對內: 主日學 講道
    4. 佈道: 對外:
    5. 服務: 對外:
    6. 行政: 維持
  1. 禱告是敬虔的核心
  1. 不應跟隨的榜樣
  2. 應有的方式
  3. 應用的榜樣
  4. 生命的外展 (內在禱告生命的外在彰顯: 饒恕別人 = 中國人的 『恕』。)

容人之量。

  1. 不知 怎 樣 禱告(方式): 應有的方式 (太6:5 - 8)

解經:

v.6 留意此句是個人的禱告; 因此上下文是『你們』, 這句是『你』。

可能背景:

舊約: 耶穌引用箴21:14和 賽26:20 (內室) ;

賽26:20 『我的百姓阿! 你們要來進入內室,關上門,隱藏片時,等到忿怒過去。』

箴21:14『暗中送的禮物、挽回怒氣;懷中搋的賄賂,止息暴怒。』

王下4:33 『他(以利亞)就關上間,只有自己和子在裏,他便祈禱耶和華。』

[Gundry p.103 認為馬太是引用舊約的句語,但我發現這些經文與此教導不大相關。]

新約: 當時的房屋只有儲物室是有門的。 [引申: 唯一有私隱; 眼前有物質引誘。]

猶太人多數是站著禱告, 而且在下午三時正是禱告的時間。[Gundry p.103]

實例: 在飛機上看見在早上6時前在機尾禱告有三、四人一起。

想起耶穌說你們的義若不勝過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。 (5:20)

  1. 7 『重複的話』(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)

1: 無意義或重複的句語。 (指外邦人的重複語Gentile babbling Sir. 7:14)

以為正確地讀出那神的名可以控制那神。

19:34 『大哉! 以弗所人的亞底米阿!如此約有兩小時。』

以弗所的亞底米神廟比巴特農神殿大四倍。

我選此解 解2: 不要作無效的禱告。參死海古卷亞蘭文動詞batel

ineffectuality; DJD 2. 135; c.f. Ezra 4:24 Hebrew. [Gundry p. 104]

因天父早知內容不斷重複無意義。

短禱對比當代很長的敬拜儀式。6代求-->.....--->24代求。
和外邦人敬拜偶像時不斷高呼「答允我」
(answer me)。要以次數取勝。
原則: 禱告是向神的,與祂的『私交』。禱告是與神的關係,不是宗教儀式。

應用:我們禱告的毛病:

  1. 像假冒為善的人。(為別人看到而禱告)。
  2. 形式化
  3. 向人禱告: 不是為人禱告
  4. 沒有內心的流露
  5. 不能與神相交: 內心不願意,藉口多多,
  6. 沒有屬靈的經歷。

傾心吐意 : 實例: 哈拿求子 (撒母耳的母親沒有兒子)

撒上1:9-18 〔聖經新譯本〕

1:12 哈拿向耶和華禱告了很久,以利一直在注視她的嘴。

1:13 原來哈拿是心中訴說,只見她的嘴唇在動,郤聽不見她的聲音,

   因此以利以為她是個喝醉了的女人。

主禱文: 天父 (父子關係) à 神的國和義 à 我們要的東西。

(二) 不知基於甚麼禱告(核心): (二)禱告的實例 (太6:9 -13)

6:9 所以,你們禱告要這樣說:
『我們在天上的父:
  ①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

6:10 願你的國降臨;
 ③願你的旨意行
    ........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
6:11 ①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
6:12 ②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
6:13 ③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(或作「脫離惡者」)。
因為①國度、②權柄、③榮耀,
全是你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。』

解經: 『禱告』是命令式, 要求門徒以此禱告方式祈禱。

『我們在天上的父』(路: 古卷只有『父』)

  1. 不是『你的/我的父』, 而是我們的父 > 門徒的父(門徒禱文)

[參約翰福音: 耶穌的父(我的父) vs門徒的父 (我們的父)

2. 在天上的父 [Gundry p.106] 有兩重意義:

    1. 將神與地上的父親們分別出來;
    2. 從神性的父性(divine fatherhood)所彰顯出來的神性威嚴(divine majesty)。

(對比 土人的創造主)

  1. 以色列人全個民族以神為父 à 門徒整体以為父 vs 耶穌個人以神為父。

(民族) (群體) (個人)

耶穌可能參考 格德烈(Kaddish): 在會堂禮儀中的一個禱文。[Gundry p.104]

部份內容如下:

願祂的尊名在照祂照旨意所造的世界中被人高舉 和 尊崇!

願(祂使)祂的國掌權!

或譯:

(『在按你的旨意被造的地上,願你的名被高舉 和 願人都尊你的偉大的名為聖,

願你的國在地上掌權。』)

(“Exalted and hallowed be his great name in the world which he created according to his will.

May he let his kingdom rule”)

名 = 神自己? (例: 歸入基督的名 = 歸入基督)

國度= 神掌權的地方 (可能在外面=神蹟 // 或在信徒內心= )

旨意= 順服神的心意 (欣賞祂的心意)

應用: 1) 內在與天父的關係;

    1. 以天父為中心的禱文; 反映以神為中心的生命。

敬虔生活 日常生活的導向、能力中心。

禱告 敬虔生活的中心;

而以父為念 禱告的中心。

6:9 6:9 - 6:10 6:11-13 6:136:14-15

天父 à 祂的國度 à 我們的需要 à 頌讚 à 應用

『以父改父』(我們的天父=信徒群體一起; 兩三個人禱告, 神同在!)

天父 à 內心的『父』 à 外在肉身的『父』

TA: Transaction Analysis:

AB (Freud) 三個我

Parent Parent 超我Superego 不同 新我(聖靈)

Ego Ego 自我 Ego 不同 真我

Child Child 自他 Id 不同 舊我

我們內在的標準(行為的指引); 與權威和別人的關係。

天父作為我們的人生指引, 一個完全的滿足者 (人生價值的模造者)

在這個永恆的相交中,人心得到滿足。

在那些虛假而不真實的外在經驗中,對神的真性格的迷思。

à 天父à 聖經 + 教會傳統 + 系統神學(歷代) + 當代文化 + 個人經驗à 我所見的父

是幫助或迷糊, 在乎我們 開啟我們的心靈與否。

對不合理、不正常的,呼喊天父,要祂對付。

抓著這個關係,坦然無懼的進到施恩寶座前。

4:16

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,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。

禱告是

11:6

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,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,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。

  1. 信天上的父掌管一切: 在一切環境下信祂。
  2. 信天上的父愛我們: 祂是愛我, 我不逃避, 不自私 , 願獻上自己 (12:1)

我們的困難是信不過天父, 因為太多困難了….太多軟 ….太多….

  1. 不知 為 甚 麼 禱告(內容): 知所求事物 (太6:11-13)

6:9 6:9 - 6:10 6:11-13 6:136:14-15

天父 à 祂的國度 à 我們的需要 à 頌讚 à 應用

6:9 所以,你們禱告要這樣說:
『我們在天父上的父:
  ①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

6:10 願你的國降臨;
 ③願你的旨意行
    ........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
6:11 ①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
6:12 ②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
6:13 ③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(或作「脫離惡者」)。
因為①國度、②權柄、③榮耀,
全是你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。』

改三方面:

名 = 神自己? (例: 歸入基督的名 = 歸入基督)

國度= 神掌權的地方 (可能在外面=神蹟 // 或在信徒內心= )

旨意= 順服神的心意 (欣賞祂的心意)

價值中心 à 生活應用

6:33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
主禱文
: 天父 (父子關係) à 神的國和義 à 我們要的東西。

 

 

 

解經:

6:11 ①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對比路加用現在式有連續意義,而馬太用無定時式
(aorist)顯明『今日』的此時此刻。

回應vv.25-34不要為明天憂慮。[另參 <<作情緒的主人>>]

害怕(fear)

憂慮(anxiety)

現在

未來

具體的;短暫

不明確

外在的

內在的因素為主

有事實根據

可能有事實根據

實際的需要: 馬太指今天的食物 或 明天的食物。

只足夠今天的生活心態。以神的國為念, 明天不必憂慮。

6:30-34

6:30你們這小信的人哪,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,何況你們呢!
6:31所以,不要憂慮,說:吃甚麼?喝甚麼?穿甚麼?
6:32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,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,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。
6:33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
6:34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;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

掌握今天: 不抱怨昨天; 不憂慮 , 不推遲明天; 作今天當盡的事。

原則: (12:22-27) 何必憂慮﹖憂慮是無用的!!

應用:

憂慮(Anxiety)的原因: [Collins, Gary R. Christian Counseling pp.61-65]

1. 威協(Threat ): 面對危險、怕破壞在人前的形像、與親友分離、潛意識。

2. 衝突(Conflict): 面對內心的衝突。(兩喜愛者選其一)

3. 害怕(Fear ): 怕失敗、怕未來、怕被人排斥、怕人生無意義。

4. 未得的滿足(Unmet needs): 安全感、被愛感、自我成就、自我接納。

憂慮(Anxiety)的惡果: [Collins, Gary R. Christian Counseling p.66]

1. 身体(Physical): 內部潰瘍(ulcers)、頭痛、皮膚出疹、背痛。

大部份人有胃部不適、氣「速」、失睡、無胃口、疲倦、夜尿頻頻。

2. 心理(Psychological): 工作能力低落、漸失創意、與人關係漸差、思想慢、

記性差。[越聰明的人,越易憂慮。]

不與神相交,結果靈修和禱告覺得悶,而且內容空洞。

自己的性格弱點漸顯,而且不能也不想改進。

對屬靈的事不興趣,或抗拒。不親近靈命好的人,而且傾向批評別人。

對別人的愛心只留於思想上,不會主動關心人。

6:12 ②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『債』來自亞蘭文,可解作 『金錢的債』(作具体解);『道德的債=罪』(作象徵性用法時)

馬太用前解。路加先用後解, 反過來作前解。即先求神赦罪, 後赦人欠我們的債。

(申15:1-2) 『每七年的最後一年,你要施行豁免。

豁免的方式是這樣的:債主都要把借給鄰舍的一切豁免了,

不可向鄰舍和弟兄索還,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。』(聖經新譯本)

債務(debts): 金錢、感情(饒恕別人 vv.14-15)、道德(屬靈)

金錢 責任感 :

『面子』:

利益: 前途, 安全感

感情 自覺不甘心: 不甘原諒(報復) / 不肯放手(我的)

自我形象:

道德 放縱:

強烈不願改變:

自己覺醒弱:

罪疚感: 可以使自己痳木 = 內心受責。

排斥自己和別人。(分裂是人性)。

對別人、自己不滿。結果被『凶惡』所困, 心藏毒恨。

例: 我自己以往事奉中的『出谷經歷』

6:13 ③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(或作「脫離惡者」)。

『不叫我們遇見試探』= 解作 『不叫我們順從試探』 (succumb to temptation)

26:41; 14:38『總要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』

[另參11QPsa 24:10; b. Ber. 60b; 對比 雅各書1:13]

甚麼試探呢?

(peirasmon) 可以意義上包含: enticement to sin or testing of faith.

=『被罪所吸引;或 信心的試驗。』 但兩者是一同出現的。

指 現在的試探 或 將來末世(基督再來時)的大災難呢?

= 因為馬太將國度和食物 從未來指到今日(現在),

所以應指 現在的試探。

因為①國度、②權柄、③榮耀,
全是你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。』

結論: 教導的應用 (太6:14-15)

屬靈生命的外顯: 恕的生命

6:14 [如果]你們 饒恕別人的過犯,你們的 天 父也必 饒恕你們的過犯;

6:15 [如果]你們不饒恕別人的過犯, 你們的(天)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。」

解經: 按文法結構來看,這裏是對比『別人的過犯』和 『你們的過犯』。

[如果](����n����) 使這句是一個條件性的句子 。但我估計不是很強的條件。

如果不然, 信徒會只為私利,才會饒恕別人的過犯。

饒恕是得到重新開始的機會,不然人會被自己所限。

結論: 禱告的生命 是 要真心、建基於與神的關係、內容。

==================

主禱文: 天父 (父子關係) à 神的國和義 à 我們要的東西。

引言: 『三種因素造成一位教會的好領袖: 祈禱,默想,試探。』馬丁路德。

[邦茲著 祈禱出來的能力 (香港: 宣道, 1980), 3]

禱告是

  1. 基於與神的關係: 信神 祂的賞賜
  2. 求神的國和義: 不要自私 à 別人à
  3. 所要的東西必有:

禱告是

  1. 基於與神的關係: 信神 祂的賞賜
  1. 實例: 摩西的禱告 : 32:9-14; 33:12-23 以神的應許為代禱基礎。神應許列祖。

[白約翰著 親眼見鋛 (台北: 福音書房, 1987), 43ff. ]

 

  1. 求神的國和義: 不要自私 à 別人à
  1. 『自私是禱告的死因。』 [慕安得烈著 信徒禱告生活 (台北: 更新傳道會, 1991), 74.]
  2. 內室是與神聯合, 專注於神, 而非自己。
  3. 禱告的攔阻:
    1. 妄求(4:3):
    2. 4:3你們求也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妄求,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。

    3. 罪孽 (59:1-2):
    4. 耶和華的膀臂,並非縮短不能拯救;耳朵,並非發沉不能聽見;但你們的罪孽你與神隔絕,你的惡使祂掩面不聽你們。

    5. 人心中的偶像(14:3):
    6. 不關心別人需要(21:13): 『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,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.』 
    7. 不饒恕別人 (11:25):

11: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,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,就當饒恕他,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,也饒恕你們的過犯。

    1. 夫妻關係不好(彼前23:7)

3:7 你們作丈夫的,也要按情理(知識)和妻子同住,因她比你軟弱(是軟弱的器皿),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,所以要敬重她,這樣,便叫你們的禱告,沒有阻礙

g. 信心不足(1:5-7)

1:5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,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,也不斥責人的神,主就必賜給他

1:6只要憑著信心求,一點不疑惑,因為那疑惑的人,就似海中的波浪,被風吹動翻騰

1:7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裏得甚麼

[妥銳R. A. Torrey 如何禱告 (Monterey Park: 美國活泉, 1992), 55-64.]

  1. 所要的東西必有: 所以的是神的國度、權柄、榮耀的彰顯。必得著。
  1. 信是得著

11:20早晨,他們從那裏經過,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。

11:21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。就對他說:「拉比,請看!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,已經枯乾了。」

11:22耶穌回答說:「你們當信服神。

11:23我實在告訴你們,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:『你挪開此地,投在海裏!』

他若心裏不疑惑,只信他所說的必成,就必給他成了。

11:24所以我告訴你們,凡你們禱告祈求的,無論是甚麼,只要信是得著的,就必得著

11:25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,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,就當饒恕他,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,也饒恕你們的過犯。

11:26你們若不饒恕人,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。」

    1. 實例: 但『即或不然』, 也相信。

    1. 經濟:
    1. 自己: 播神時無錢,
    1. 學業:
    2. 健康:
    1. 自己: 分組祈禱為恩錫一姊妹手中肉瘤; 播神時的敏感;
    1. 佈道:
    1. 自己: 教會為親友禱告 (一年內有四位信主)
    2. 禱告的海德: